常轶军,男,内蒙古卓资人,中共党员,1983年9月出生。 2013年4-6月赴日本明治学院大学学术访问,201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,获法学博士学位。博士论文《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》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。在《政治学研究》、《中国行政管理》、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光明日报》等发表论文近20篇。主持省级项目2项,参与国家社科基金、教育部项目10多项。现任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兼任中国现代化研究会会员,三晋智库联盟会员,日本明治学院大学中国政治研究所研究员。
科研论文:
1.论政府利益与改革困境,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》2005年第6期。(第二作者)
2.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民利益表达,《政治学研究》2007年第2期。(第二作者)
3.政府失灵的又一种救治途径,《中国行政管理》2008年第1期,(第二作者)
4.八二宪法: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保障,《武汉大学学报》(哲社版)2012年第6期。(独立)
5.政府利益与改革困境,《理论探索》2012年第4期。(独立)
6.民主与专政的置换:五四宪法与八二宪法,《明治学院大学法律科学研究所2014年报》(ISSN2185-2278)。(独立)
7.政治认同的四大支柱:历史记忆、现实利益、价值观念、话语体系,《新视野》2014年第6期。(独立)
8.现代化与政治认同的契合与张力,《学习与探索》2014年第11期。(独立)
9.理想与现实语境中的民主政治,《山西日报》2014年3月18日C2版。(独立)
10.中国政党关系和谐发展的三重保障—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检视,《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》2014年第2期。(独立)
11.中国基层民主的特点分析,《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》2014年第5期。(独立)
12.政治认同研究述评,《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》2015年第1期。(独立)
13.PPP:治理现代化的助推器,《社会科学报》2015年6月25日。(独立)
14.政治认同攸关国家安全,《人民日报》2015年7月23日第7版。(独立)
15.决策接地气才能有底气,《人民日报》2017年6月27日第7版。(独立)
16.政治认同: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与魂,《光明日报》(独立、待刊)
17.空间嵌入视角下地方治理方式现代化,《中国行政管理》(第一、待刊)
著作:
1.民主理论的思考,山西经济出版社2014年8月,22万字。(独著)
2.《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》 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8年。(中国社会科学博士文库,待出版)
获奖:
1.“八二宪法”: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保障,荣获山西省政治学会第一届优秀科研成果奖(不分等级)。
2.政府能力与贫富差距控制,荣获第二届山西省公共管理领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。
主持项目:
1.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: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政府间关系研究》(批准编号:2015041002-4)
2.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: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演变研究》(2015224)
3. 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基金: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培育研究(2015SDGT011)
授课:
1.本科生:行政管理学、政府间关系。
2.MPA:公共行政学。
3.硕士生:行政管理专题前言